招生信息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項目類別 | 非全日制 | 學制 | 2-4年 | 是否接受調劑 | 是 |
是否開設 提前面試 |
否 | 招生人數 | 20 | ||
學費 | 1萬 | ||||
獎學金 | 國家和學校設立助學金、校長獎學金、優秀推免生獎學金、學業獎學金、三助崗位、助學貸款等多元獎助貸體系,支持研究生完成學業,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。 |
||||
歷年分數線 |
2018年:總分165分,英語42分,綜合84分。 |
2010年,山東農業大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第五批公共管理碩士(MPA)培養單位,自2011年招生以來,MPA教育秉承“學用結合、學以實為貴,育人為本、學術至上”的辦學理念,狠抓教學規范,注重教育質量,取得了顯著成效,為山東省基層干部隊伍素質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學校堅持“以評促改、以評促建、評建結合、重在建設”的工作方針,做了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。
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是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重要基礎。本方向成員注重發揮農業院校密切聯系地方與鄉村的優勢,長期致力于地方政府與鄉村治理研究,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一系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,并參與國家“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”《地方政府與政治》編寫,標志著本方向研究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。在山東省嘉祥縣、泰安市岱岳區大汶口鎮建立了2個教學科研綜合基地,學院還聘請地方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學院兼職教授,形成學院與地方政府聯合培養學生的模式。
科學的結論必須建立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。本方向依托“山東省農村經濟管理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”進行了大量的調研,在此基礎上撰寫了高水平學術論文或研究報告。
注重本土研究之外,本方向也非常重視研究國外公共管理的經驗與教訓,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專著2本,發表6篇中文核心或CISSCI論文,填補了國內相關研究的空白。
1.學術梯隊合理。本方向現有10名碩士生導師,分別是宋明爽、陳曉軍、孫金榮、紀新青、李春華、汪棟、康維波、陳國申、劉培偉、孫守相。其中5名教授、5名副教授,5人具有博士學位,4人具有碩士學位。
2.研究成果豐富。近年來,本方向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,作為核心成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國家社科基金2項,主持國家體育總局科研基金項目1項,主持山東省社科基金項目4項、山東省教育規劃項目1項,科研經費23.6萬元。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專著4部,在《中國行政管理》、《自然辯證法研究》、《社會主義研究》、《社會科學戰線》、《江漢論壇》、《東南學術》、《浙江社會科學》、《開放時代》、《北方論叢》、《山東社會科學》、《法學論壇》、《理論導刊》等核心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1篇,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或索引轉載9篇。獲山東省社會科學三等獎3項。
3.緊密聯系社會實際。本方向研究成員在取得大量有價值理論成果的同時,撰寫了9篇調研報告,為地方政府改革與鄉村治理提供了智力支持。
為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德才兼備、適應公共管理現代化、科學化、專業化要求的高層次、厚基礎、復合式、應用型高級公共管理專門人才。
有問必答